深圳国旅旅行社
首页 > 国内游 > 河南陕西 > 陕西

小雁塔风景区

发布:2014-03-29 浏览量:1051

小雁塔始建于公元707年(唐代景龙年间),是一座典型的密檐式砖塔。小雁塔与位于西安南郊大慈恩寺内的大雁塔是唐代长安城保留至今的两处标志性建筑。小雁塔与大雁塔相距三公里。因规模小于大雁塔,故称小雁塔。小雁塔规模虽不及大雁塔宏大,但环境清幽,风景优美,“雁塔晨钟”是清代“关中八景”之一。现今小雁塔是西安市著名古迹,现位于西安博物院内。

小雁塔景观

小雁塔是密檐式砖结构佛塔。塔为青砖砌筑。塔平面为正方形。原为15级,约45米高,现存13级,1989年测定塔的总高度是43.395米,底边长11.38米,高与底边的比例是100比26。小雁塔的基座为砖方台。基座下有地宫,为竖穴。基座之上为塔身,塔身底层较高,二层以上逐层高度递减,故塔的轮廓呈现出秀丽的卷刹。塔身宽度自下而上逐渐递减,塔身轮廓呈现锥形形状。小雁塔塔形玲珑秀丽,造型优美,比例均匀。

小雁塔的塔身单壁塔内中空,塔壁不设柱额,塔身上为叠涩挑檐,塔身每层砖砌出檐,檐部迭涩砖,间以菱角牙子,塔身表面各层檐下砌斜角牙砖。塔底层南北两面各开有一券门,青石门相。门框上布满精美的唐代线刻,尤其门楣上的天人供养图像,艺术价值很高。塔底层以上各层南北两面正中均开有半圆形拱券门洞。小雁塔内设有木梯,可登临塔顶。

小雁塔景观

塔底层北券门外紧靠塔体的砖砌门楼,系清代后期所增建。塔基座南侧有清代石门坊,南额刻有“万汇沾恩”,北额刻有“不二法门”。

塔底层南门入口的石质弓形门上,刻有阴文蔓草花纹和天人供养的图像,与大雁塔的门楣相同。但因年久及保护不善,已残缺不全,模糊不清。

原来在小雁塔底层环绕塔身有砖木结构的大檐棚,被称为“缠腰”。在金、元朝交战的年代“缠腰”毁没。

小雁塔雪景

荐福寺的寺内保存有公元1192年(金代明昌三年)铸造的大铁钟,钟高3.55米,重约8000公斤。原是武功崇教禅院故物,后来流失沉落渭河河底。清代康熙年间,重新发现这口钟,于是移入西安荐福寺内小雁塔旁的钟楼内。

清代每天清晨寺内会定时敲钟,数十里内都可听到。钟声清亮,塔影秀丽,在古城中别有一番韵味。小雁塔及其古钟即“雁塔晨钟”成为“关中八景”之一。“雁塔钟声”非仅清康熙年间重修塔寺偶得铁钟之后,早在唐代小雁塔初建时,便有此声此景了。传说当年义净释经为早起礼佛、译经,向寺中主持建议“每日清晨击钟”。清代诗人朱集义题诗写道:“噌弘初破晓来霜,落月迟迟满大荒。枕上一声残梦醒,千秋胜迹总苍茫。”

注意事项
温馨提示
以上图文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不可作为您出行的依据!酒店、景点、门票价格等实际情况可能已有所变更!
推荐景点
相关线路

免费通话 免费咨询 旅游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