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太昊陵风景名胜区
【碑林】
陈州伏羲碑林位于太昊陵东北侧,占地十余亩,主要由东廊、西廊、北廊、八角廊及御碑亭和碑墙构成。碑林汇集GJLDR题字碑14通、历史名人碑刻7通、港澳台书家碑刻40通、御碑4通、历代龙字刻帖129通,当代名人碑刻316通,历时二十 年,终于建成这座巍峨壮观的书法艺术宝库,成为了太昊陵景区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伏羲碑林秉承别出心裁的设计风格和独具匠心的装饰手法,将诸多书法家的书法珍品镌刻成精美绝伦的石碑。伏羲碑林碑碣林立,笔墨峥嵘、风格迥异、流派纷呈,彰显人文气息。
【耳柏】
在伏羲陵墓前有一棵编号为“064”的侧柏,这棵柏树据考证为宋代古柏,据测定树龄已有900余年,树干上有一个突起的树瘤,形状酷似人的耳朵,非常 奇特。而这棵柏树又恰恰长在陵墓前面,就更显得匪夷所思。柏树上的耳朵长于何时,当地志书没有记载。坊间说这是人祖爷想聆听民声显灵所致,香客们将其当作人祖爷的耳朵,对其悄悄许愿,甚为灵验。此外,这棵柏树已经枯死十余年,但在2008年奥运会举办期间竟奇迹般的在树丫里发出了新枝,对于这一现象的出现林木专家在经过细致的研究过后也尚未得出结论,故而又称为“枯木发新枝”。
【蓍草园】
传说人祖伏羲就是用这种草的杆,结合白龟龟背纹理“揲草画卦”所以被称为“神草”。它的横截面为八个棱,全国仅这里有此草,任何地方也移栽不活。清大家看一下这里的简介;蓍草,多年生直立草本,稀有植物。茎圆象天,德圆而神,蓍千岁而三百茎,知吉凶。六千多年前,太昊伏羲氏都宛丘,仰观于天,俯察于地,远取诸物,进取诸身,中观万物,揲草画卦,故此草被称颂“神蓍”,“灵物”。历代帝王遣官祭祀,均以其当作回京复命的信物。清代贡生钱廷问《蓍草赋》说:“太昊伏羲氏陵,蓍草周阿而生,圣神之域,灵物斯荣。”该园为淮阳八景之一,曰:“蓍草春荣”。
【独秀园】
独秀园,是全国唯一的以松柏造型艺术为特色的剪枝公园,被海内、外游客及园林专家誉为“天下奇观”。一九八六年,新华社原社长穆青来公园参观后,亲笔题写“淮阳独秀”;一九九六年六月,中央电视台《九州神韵》栏目依《松柏造 型天下奇》为题作了专题报道。
园内有各种造型近200种。最著名的又六角凉亭、百鸟朝凤、青龙戏珠、长颈鹿鸣、沙漠之舟及火车奔驰、飞机凌空等;另有二龙戏珠牌坊、龙头牌坊、蒙古包、六角塔、三角色塔及十二生肖等包括建筑、鸟兽在内的各种造型。千姿百态,栩 栩如生,被誉为立体彩画,植物雕塑,是以树为材的立体画,以剪代笔的无言诗,成为东方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该园不仅以千姿百态的造型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而且有许多耐人寻味的、富有神话传说色彩的去处,更是令人流连忘返。例如:巧夺天工的连理枝,鬼斧神工的爱情树,腐而不朽的不老槐等等。
【六角柏亭】
太昊陵公园主景之一。为王家祖传代表作之一,1957年栽植,1961年成型。园内最为新奇的是用6根松树修剪的"六角凉亭",那飞檐挑角,好似绿色的琉璃瓦,6根亭柱如同埋在土中的木柱,老人在亭内下棋、聊天,青年男女在此谈情说爱,别有情趣,被称为淮阳独秀,天下一绝。
青龙戏珠:此造型始于1975年。一条青龙身躯三盘而下,似苍龙入海。1997年6月26日,朱镕基总理参观后特在此留念。
【步步高塔】
年由王月惠先生从老家王家花园移植到太昊陵,也是王殿一老先生作品之一,他是根据民间传说“王秃子爬塔”而创作。1997年朱镕基副总理来淮视察,更名为“步步高”,寓意“步步高升”的道理。
【太极门】
太极门广场。广场南北长73米,东西宽66米。中间有玉带路横贯东西,东通内城的“三才门”和外城的“东华门”,西通内城的“五行门”和外城的“西华门”。广场北面与先天门相对为“太极门”,旧称太极坊或戟门。它是太昊陵东西南北的中心,与“两仪门”、“四象门”、“三才门”、“五行门”等都是以伏羲先天八卦之数理而定名的。此门在古建筑中属三间三楼柱不出头式木牌楼,通高7.6米,筑于高台之上,台高五级。东有角门名“仰观”,西有角门名“俯察”,以示太昊伏羲氏仰观于天,俯察于地,中观万物,创先天八卦,肇始华夏文明。
【先天门】
先天门,是为歌颂太昊伏羲氏创立先天八卦而命名的。先天八卦是太昊伏羲氏所创,主要揭示自然规律。淮阳是八卦的发源地。在先天门城楼上有块匾额上面两个字叫“滥觞”,“滥”是指江河水溢满。“觞”是指用动物的角做成的酒杯。合在一起指江河的发源地水极浅极小,只能漂浮起一个小小的酒杯,在这里引申为文化源头的意思。中华文明,滥觞地标。旨在说明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道仪门】
太昊陵的第二道大门 “道仪门”,旧称通德门,通高8米,与午朝门相距126米,单檐硬山式,面阔三间,内有券门三。据说凡进此门者需提高品德,从谦卑的礼仪着手,对自然敬畏,对祖先崇拜。走进道仪门,生命就有了指标和方向,寻根之旅就有了人生终极的意义。
【午朝门】
午朝门为太昊陵庙的第yi道大门。此门建于明代,为单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三间,红门金钉,中门为9排9路,两侧均为7排9路,属帝王规制。前有台,台前有三连体五级垂带式踏跺,两侧有硬山式“八”字墙,门上方悬有“太昊陵”、“午朝门”、“开天立极”匾额。
【显仁殿】
显仁殿是供奉女娲的大殿。伏羲、女娲同为风姓,相传兄妹成婚,女娲抟土造人,这是中国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史影。 女娲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慈祥地创造了我们,又勇敢地炼石补天使人间免遭灾难,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中原一带称伏羲、女娲为“人祖爷”、“人祖奶奶”。在太昊陵西50里的西华县有女娲故墟,印证了伏羲、女娲把淮阳一带作为核心活动区域的历史。
【统天殿】
统天殿,俗称大殿,建于明代,是太昊陵内体量醉大、登记最高的殿宇,也是全国所有古建筑中等级最高的殿宇,因为没有任何殿宇敢用“统天”二字来作大殿名称的。伏羲“尽宇宙之妙,通天人之际”,功德垂天,人神合一,既是人格化的神,又是神格化的人,惟有伏羲才有资格使用“统天”二字。这是伏羲子孙对祖先的崇高敬仰,也是对民族大团结的美好期盼。
2、河南温度变化比较快,早晚温差较大,注意及时加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