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旅旅行社
首页 > 国内游 > 河南陕西 > 河南

比干庙景区

发布:2014-03-29 浏览量:990

比干庙

比干是我国有史记载的第yi位爱国谏臣,因直谏被剖心,葬于卫辉城北三公里处。武王伐纣后感念其忠心,为其封墓,并铸铜盘铭曰:前岗后道,左林又泉,万世之宁,兹焉是宝。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魏孝文帝因墓建庙。

比干庙庙宇坐北朝南,古建筑规模齐备,历史文化积淀丰厚,现占地400余亩。主体建筑有比干庙牌坊、比干财富文化广场、丹心牌坊、神道、长福广场、照壁、山门、仪门、木枋、碑廊、拜殿、大殿、石坊、墓碑亭等,大殿后以阴阳墙相隔留存有巨大的"天葬墓"。鳞次栉比,各具特色,为我国庙墓合一的经典古建筑群。庙内花木扶疏,苍柏遮顶,环境幽深。

“赤胆忠心”坊

比干庙碑廊内保存有大量历史文化珍品,真草隶篆等各类字体的历代名人石刻千姿百态,碑碣林立。比干是忠义精神的化身,是中国谏诤文化的代表者即"谏臣极则"。周武王在兵戈将熄之际,派大臣封比干之墓(《尚书·武成》),题写铜盘铭;墓前古亭残碑上镶刻着"殷比干莫"四个字,据考证为孔子剑刻遗迹,为孔子传世唯一真迹。北魏孝文帝在危机四伏之中,两次亲临吊祭,创建庙宇,慨叹"胡不我臣";其"吊比干文"碑,1963年列为省重点文物。这是一通集文学与书法价值很高的石刻珍品。文内颂扬了比干"千金岂其吾珍兮,皇与宝余所中"的爱国主义节操。历代金石集录多有收载,素与洛阳龙门二十品齐名。唐太宗在戎马倥偬之时,祭祀封谥,疾呼"惜善爱仁";乾隆皇帝虽享受着太平盛世,但在内心深处,渴盼臣子能像比干一样"披沥以陈,甘于殒弃"……乾隆御碑为乾隆帝遗世唯一一通正楷碑,林氏姓源碑为研究林氏起源、分布、社会演变提供了重要实物。

比干的尽忠惨死令天地动容。开心柏、没心菜、天葬墓蕴天地之灵气,藏自然之精华,彰显着忠义精神的亘古皎洁,为比干庙留下了众多美好动人的传说,其景物本身也构成了千古之谜。

比干死后,周武王发动牧野大战灭商,诏回比干陈氏夫人和儿子,正式赐其子姓林,比干成为林姓的太始祖。比干庙也是林氏家庙。每年农历的四月初四和十月廿五,海内外比干后裔、林氏儿女纷至沓来,拜谒先祖、传承家风,使比干精神得以光大发扬。在过去的岁月里,世林总会、泰林总会、福建晋江、石狮等海内外林氏宗亲团体、广大比干后裔、林氏儿女和各界人士纷纷捐资捐款,关心支持比干庙的开发建设。尤其是1992年来,新乡市、卫辉市政府连续举办20余届比干诞辰纪念活动,比干庙、林氏祖庭成为林氏拜祖圣地。

“日月丹心”坊及孔子剑刻碑亭

比干以忠勇为著,历代尊崇,万代敬仰。孔子以"仁"称之,唐太宗追赠其为太师,谥忠烈公,元顺帝加封其为仁显忠烈公。后世尊为谏圣。

在民间,人们视比干为公平正义的象征,尊其为文财神、文曲星,世享馨香。另外,比干还是裘皮行业的始祖。姓氏血缘中,萧钟叶尤沈林六籣同堂,王孙辜(上比下干)纪柴林血缘同宗。

 比干庙

历代官祭和民祭形成了丰富的祭祀习俗。祈福避禳、求财问禄,浓郁的财神信仰,经久不衰,香火鼎盛。2007年,比干祭典被列为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比干诞辰百年大典,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国侨联、河南省政府各级政要和海内外各界人士、比干后裔共聚比干文化广场,隆重祭拜比干公,活动规模大、影响深、意义远,为历年来之最。每年农历四月初四的比干诞辰纪念活动已日渐成为河南著名的活动文化品牌。

目前,景区环境优美、设施更加完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区、河南省园林单位、河南省大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基地,是广大游客游览观光和海内外比干后裔寻根谒祖、陶冶情操的圣地。

乾隆皇帝御笔亭

 

比干简介

比干,殷商末期沬邑(卫辉市北淇县)人,王室重臣,官至太师。因直谏剖心致死,是中国有史记载的的第yi位爱国谏臣,被尊为谏圣,历代尊崇。

比干是商朝帝乙之弟,殷纣王之叔父,生于殷帝乙丙子之七祀(公元前1092年,夏历四月初四)(《睢阳林氏家谱钦》),惨死于帝辛戊寅三十二祀冬十月二十六日,终年63岁。帝乙在位很短,临终时,比干主张传位于帝乙少子帝辛。纣王能继承王位,比干起了关健作用。

比干庙古建筑群的影壁

 纣王当政,比干竭力佐政,推动节牲、节殉、节酗、节欲和奴可戌耕的改革,当时殷商疆域东连大海,西望秦川,南慑九溪,北通沙沱,"诸侯毕服"(《史记·殷本纪》)。针对东夷土著部落,在比干"武伐文征,以德服远,克而必定"的方针指导下,纣王亲率大军东征,继炎黄之后,使得中原地区与东南沿海一带交通得以沟通,促进了中原文化传播和民族大融合,奠定了中华民族形成乃至兴盛的根基。当时,殷商的国势强大无比,纣王的声誉如日中天,民谣曰:"纣王江山,铁桶一般。"纣王当政九年,有苏氏部落因连年饥荒,久不纳贡,朝中建议讨伐有苏。比干认为应休养生息,可以略施小威,即达目的。这样兵不血刃,避免干戈之举,使得殷商得以充分发展生产,富国强兵。

但随着国势的强盛,纣王愈加狂妄自大、刚愎自用,愈加腐化堕落、荒淫暴虐。大兴土木,修建宫殿,花天酒地,导致民怨沸腾,惟有比干一如既往劝纣王继续励精图治,修德修政。纣王移居朝歌,建酒池肉林,广选美女。纣王拒谏,将九侯剁为肉酱,将鄂侯做成脯干,姬昌闻讯不敢直谏,暗自叹息,被崇侯虎告密,被囚禁在羑里(今安阳汤阴),后在比干的劝谏和姬昌臣子献美女和奇珍给纣王后,才被敕免。

比干坦率直谏,他带着纣王去太庙祭祀祖宗,讲述历代先王艰难创业的故事:商汤筚路蓝缕,盘庚用茅草盖房,武丁和奴隶一起砍柴锄地,祖甲约束自己,喝酒从不过三杯,唯恐过量误国……纣王表面点头称是,但并不真正改过,反而用炮烙之刑将梅伯处死。

比干庙之拜殿

比干、箕子和微子商议进谏,纣王将箕子头发剪掉囚禁起来。微子进谏,纣王依然不听,微子抱着祖庙的祭器远走他乡。许多大臣纷纷弃商奔周。商王朝危在旦夕,但鉴于比干仍存庙堂,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其他诸侯未敢继续进犯。

比干觉得 "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即谏不从且死,忠之至也"。他冒着灭族的危险,连续三天进宫批评纣王的过错。纣问比干何以自恃,比干曰:"恃善行仁义所以自恃"。纣怒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乎?"乃遂杀王子比干,刳视其心。比干毫无惧色,慷慨就戮。

比干忠君爱国,敢于直谏,为民请命,最后被剖心而死,终年63岁。比干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也是一位力图改善朝政的政治家。

比干死后,周武王发动牧野大战灭商。武王为比干封墓(《尚书·武成》),铸铜盘铭,并诏回比干夫人和儿子,正式赐其子姓林,比干成为林姓的太始祖。孔子以"仁"称之,唐太宗追赠其为太师,谥"忠烈",元顺帝加封其为仁显忠烈公。历代尊崇,万代敬仰,后世尊为谏圣。

在民间,人们视比干为公平正义的象征,尊其为文财神、文曲星,世享馨香。另外,比干还是裘皮行业的始祖。姓氏血缘中,萧钟叶尤沈林六籣同堂,王孙辜(上比下干)纪柴林血缘同宗。

庙内

比干诞辰纪念活动

比干是殷商王室重臣,官至少师,因直谏被剖心致死,是一位力图改善朝政的政治家、伟大的爱国者,是我国有史记载的第yi位爱国谏臣,被尊为谏圣,亘古忠臣。民俗中尊其为文财神、文曲星,裘皮行业祖师,更是中华林姓的太始祖。历代尊崇,万世景仰。

比干死后,周武王有感于比干忠勇,封比干墓。该墓为是我国有记载以来的第yi个坟丘式墓葬。孔子周游列国,率弟子拜谒比干墓,称比干为"三仁第yi",亲用剑刻碑,人称天下第yi碑。

北魏太和十八年春冬,孝文帝经比干之墓,"伤其忠而获戾,祭以太牢,亲为吊文,树碑而刊之"。后又"遣黄门郎以太牢祭比干之墓"。 北魏景明三年宣武帝元恪"诏使者吊殷比干墓"。

比干庙全景图

唐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御驾亲征讨伐高丽,途经汲县时,率领文臣武将来到比干墓前,为比干举行隆重的祭礼,追赠比干为"太师",宣读了《祭故殷少师比干文》,并向全国郡县颁发了《赠殷太师比干诏》,谥比干"忠烈公",命地方官员封墓葺祠,每年春秋两季祀以少牢,并给附近五户农民拨了地产,派他们守庙祭祀。唐太宗离开比干墓之后不久,又派大臣萧禹、长孙冲等人持节到比干庙举行祭祀,将《祭故殷少师比干文》刻石铭记。

元仁宗时,三次路出牧野,至卫辉临幸故殷少师比干林庙,令祠比干于墓,为后世劝。延祐三年,元仁宗敕卫辉、昌平守臣修殷比干、唐狄仁杰祠,岁时致祭。泰定戊辰仲秋,元文宗入继大统,道经于卫,过比干庙,偕同卫辉地方官员脱帖木儿等易牲币代行禋祀。。

至元六年秋七月甲寅,元顺帝诏封微子为仁靖公,箕子为仁献公,比干加封为仁显忠烈公。

比干庙第yi道门——山门

明永乐元年三月,有司言殷太师比干墓及祠圯坏,请发民修理。明成祖)从之。明英宗"特命有司,春秋以少牢行事而益大其庙"。 成化元年明宪宗命修比干墓,始用知县卢信之请命有司,每岁春秋祀之。

清乾隆十五年秋九月(1750年),乾隆"巡省中州,祀中岳"。途中经过卫辉,莅临比干庙祭祀,题写《过殷太师墓有作》。

民国二十三年(1934),当时的国民的政府主席林森,派代表(林一足)带着林氏家谱从南京来汲县比干墓祭祖。河南省政府民政厅、教育厅都派代表来陪祭,由秦理桐主祭,河南省政府民政厅、教育厅陪祭,汲县县长褚怀理司仪,声势浩大。祭祀过来,林森家族决定在比干葬地拨款筹建"国粹大学",后因战乱而未果。

影壁中间镶嵌着琉璃牡丹浮雕图案

1931年11月,召开民国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林国佩等人提案,把"发还庙产"、"褒扬忠烈"、"恢复祀典"、"修葺庙墓"等事提到发扬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恢复故有道德、立国精神的高度,所以为中政会、行政院所关注,成为热议之焦点。如:

今者钧府提倡保存故有道德,敝省又实行恢复孔子、关、岳祀典,行见郅治之隆,计日而待,则我太师公之盛德,其祀典可阙然耶?故为国家崇先圣计,为宗族昭报本计,拟恭抄前某得自公庙之《精忠集》,备录碑文九十四种,呈奉钧览,请以明令将太师公褒扬,及令河南省政府转饬汲县县政府,将公庙重修,并恢复春秋祀典,由县主持,永以为例。

1936年9月26日,河南省政府(民一字第2733号)训令汲县地方政府:

至该县政府所拟比干诞辰纪念办法,拟以五月六日为比干诞辰纪念日,似尚可行。惟所订纪念礼节不甚妥适,似应比照二十三年七月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yi六次常会通过之先师孔子诞辰纪念办法,参照二十四年七月通行之公祭礼节,另拟呈核。

规格之高,足令人振奋。从1934年开始,祀典逐渐完善,影响越来越大。1936年5月6日,刘峙派锺麟来汲代表主祭,河南省政府主席商震、方觉慧特派员派人陪祭,汲县方面有数千人参加,是几年来最为隆重的一次。

在殿上“取义成仁”

祭文如下: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五月六日,国民主席裔孙林森、铨叙部部长裔孙林翔、广东省议长裔孙林国佩等,谨派裔孙林修,代表致祭于太始祖考殷少师唐赠"太师"谥"忠烈仁显"讳比干公灵曰:

太始祖考,殷室天潢,鉴纣无道,肆戮贤良。刳胎斩胫,残民非常。死争极谏,以救灭亡。遭纣之怒,剖心而终。妣妫有娠,逃避山中。长林石室,诞我坚公。膺爵受姓,衍我昌宗。仁必有后,十德九龙。千枝一本,万派源同。顾瞻祖德,至仁极忠。救民报国,历代推崇。洎乎民国,未肃明禋。篮簋不饰,以雯以薪。为昭报本,孝思以申。爰请中央,倡仪重新。修改祀典,纪念诞辰。复公祀典,以励人心。忠孝节烈,取义成仁。关于立国,至钜且深。惟公有之,以则斯民。所以像庙,同起敬钦。维护提倡。道洽天人。以助化理,以立准绳。兹届圣诞,恭奉彝觞。群贤毕至,济济跄跄,共伸庆祝,表扬四方。伏望太祖,鉴此诚虔:启我民族,日臻富强;佑我子孙,弥炽弥昌。敬荐旨酒,黍稷馨香。灵爽式凭,来格来尝。尚飧!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五月六日,河南省政府主席刘峙,谨以香帛酒醴之仪,致祭于先贤殷太师比干之灵。词曰:

古謇謇于匪躬兮,齐孤忠于九土。全贞烈以成仁兮,炳丹心于终古。惟直道之孔刚兮,倍廉顽而立孺。振黄胄之崇光兮,如日月之丽宇。奠庙祀之馨香兮,瞻松楸之楚楚。励民族之奋兴兮,肃先民其启予。尚飨!

比干庙活动

历代官祭和民祭形成了丰富的祭祀习俗。祈福避禳、求财问禄,浓郁的财神信仰,经久不衰,香火鼎盛。1992年来,卫辉市政府连续举办比干诞辰纪念活动,历年不辍,已达二十余届,主办规格不断提升,新乡市政府、河南省政府、中国社科院等连续参与主办。2007年,比干祭典被列为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比干诞辰百年大典,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国侨联、河南省政府各级政要和海内外各界人士、比干后裔共聚比干文化广场,隆重祭拜比干公,活动规模大、影响深、意义远,为历年来之最。

比干诞辰纪念活动主要内容有:经贸洽谈,文化论坛,旅游观光,比干诞辰纪念仪式,瞻仰林氏祖庭等。比干诞辰纪念仪式议程主要有:欢迎仪式,敬献花篮,净献高香,行使拜礼,恭读拜文,钟鼓鸣拜,乐舞敬颂等。

每年农历四月初四的比干诞辰纪念活动已日渐成为河南著名的活动文化品牌。

注意事项
1、建议穿轻便舒适的旅游鞋或者布鞋,穿宽松或者休闲的衣裤。
2、女士应带上遮阳伞,防晒霜,润肤露,晕车的客人建议带上晕车药,胃病、高血压等常发病的客人带齐常服用的药品。建议可带一些自己平时喜欢吃的零食。
3、女士不要穿高跟鞋,穿宽松便捷的衣裤,带上防晒霜,遮阳伞。
4、河南是历史文化名城,要多听导游讲解,才能对有更多的了解。
5、注意保管好自己钱物,防止丢失及被窃,尤其是照相机等常用之物更要注意别丢落。
6、要注意交通安全;民间文化底蕴深厚,手工艺品种类繁多,但是在旅游景点购买时还请仔细辩别挑选。
温馨提示
以上图文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不可作为您出行的依据!酒店、景点、门票价格等实际情况可能已有所变更!
推荐景点
相关线路

免费通话 免费咨询 旅游导航